1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對2015年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數據的最終核實結果。不久之后,2016年中國經濟的初步核算數據亦將出爐。相比于前些年的高速增長,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讓一些觀點將中國視為“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原因。對此,不少海內外學者均指出,世界經濟疲軟成因復雜,既有周期性因素,更有結構性、體制性矛盾的疊加,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中國。就實際經濟表現而言,中國不僅沒有拖世界經濟后腿,反而為世界經濟貢獻了大量的增長、商機與希望。
外需不振內需活躍
任何一個精明的生意人都喜歡兩種人:一是能帶來訂單的客戶,二是能為自己提供物美價廉商品的其他賣家。畢竟,這兩種人能夠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對于世界上很多經濟體而言,中國顯然扮演著這種正面角色。從生產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需要大量進口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這為發達國家的高端產品提供了廣闊市場。同時,中國對初級產品的旺盛需求也成為拉動相關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從消費角度來說,盡管世界經濟疲軟導致外需不振,但旺盛且不斷升級的內需在穩定中國經濟的同時,更為其他經濟體帶來了生意。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口消費品6866.5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11.1%。其中,中國從新西蘭、日本、歐盟和美國的進口分別增長15.8%、12.4%、10.8%和8.8%。特別是醫療保健品、肉類、水產品、服裝等涉及消費升級的領域均出現較好增長。專家認為,這些亮麗的數據與全球貿易的徘徊不前,形成了鮮明對比。
增長貢獻首屈一指
那么,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分析世界經濟形勢及問題需要從更長的時間、更廣的視角來全面把握。當前世界經濟表現不佳,既有著深刻的周期性原因,也有自身的結構性問題。
“從縱向來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形成的新技術、新產業、全球分工體系、規則體系支撐全球經濟強勁增長的動力已經減弱,而新技術、新產業和新的規則體系卻正在醞釀,充滿不確定性,尚未發揮出強勁作用。從橫向來看,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進入了后工業化和老齡化時代,增長動能趨緩;而新興經濟體雖然潛力較大,但卻受產業結構較為低端、效率不高、外需不振等因素困擾,難以迅速發力。可以預計,全球經濟的疲軟還將延續很長一段時間。”徐洪才分析。
逆水行舟,方顯動能可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速貢獻了1.2個百分點,而美國貢獻0.3個百分點,歐洲貢獻0.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發達國家之和,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約39%,在全球首屈一指。
不僅如此,中國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也為世界帶來了更多商機。據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中心主任張建平介紹,隨著中國創業投資以及私募基金的活躍,外資在中國軌道交通、智能制造、IT、節能環保以及新能源汽車這些熱門領域中的前景非常好。
積極轉型拓展潛力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還體現在發展理念方面。有學者指出,中國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在G20的框架下升華為“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性增長”等共識,從而在更高維度上體現了中國對世界發展的獨特貢獻。
在實踐中,中國也以這些理念為指引,主動改革,積極適應世界及自身發展新常態,從而拓展更多經濟增長潛力。
“需要看到,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那種強勁增長的勢頭確實正在減弱。盡管如此,綜合分析總量和增速的話,中國依然是世界經濟最重要的引擎。”徐洪才表示,未來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將主要體現三個方面:一是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經濟轉型將帶來居民收入提升,日益增加且多元化的需求有利于相關國家對華出口;二是中國海外投資擴大將為當地帶來稅收和大量就業機會;三是在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國堅定對外開放步伐將形成強烈的正面示范效應,助力經濟全球化。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有豐富的人力資源、雄厚的資金實力和不斷提高的技術水平。從生產要素供給和改革前景來看,中國完全有能力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水平并為世界經濟貢獻更多正能量。